小麦全蚀病防治方法,坚持五改来防治
改低茬收割:高茬收割的部位是茎基部15cm以下,能够有效控制种子间残体带菌。
改常温沤肥:高温沤肥无法杀死病菌,会将病菌带入田间,而高温发酵会杀死细菌。
改自留种:选购正规品牌的优质良种,杜绝病菌传播。
改浅耕:深耕可以降低小麦全蚀病白穗率,但是深耕后需要增施有机肥。
改单一施肥:合理使用肥料,促进小麦生长。
一、小麦全蚀病防治方法
1、改低茬收割
为高茬收割全蚀病病菌侵染部位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。高茬收割可有效控制种子间残体带菌。收割后及时田间麦茬,集中处理;
2、改常温沤肥
(1)为高温发酵沤肥因为常温沤肥不可使病菌死亡,将大量病菌带入田间,扩大发病面积。而经高温发酵处理后的粪肥,病菌存活率为0。
(2)高温发酵方式:在大暑前后,把麦糠与水拌均,堆在平地上,堆高2-3m,长宽不限,表面加盖塑料薄膜,经1-2天,堆温可达50℃以上,发酵3天后即可拆垛用于基肥,扒垛时,将四周及堆底半尺厚发酵温度不足40℃的麦糠扒开,重新堆积发酵。
3、改自留种
为购良种麦田病麦与无病麦混合收割脱粒时,种子间夹带大量病体残屑。而正规种子生产部门生产的良种,经严格精选,无杂质,杜绝了病菌传播。
4、改浅耕
为深翻实践证明,深翻50-60cm可使小麦全蚀病白穗率降低80%以上,深翻后,需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。
5、改单一施肥
为配方施肥合理配合肥料,培肥地力,促进小麦健壮生长也是防治该病的一项重要措施。
二、小麦全蚀病的流行规律
1、土壤肥力、耕作制度以及耕作条件等都是影响小麦全蚀病发生的主要原因。如果小麦是和夏玉米采取复种的措施会为病菌创造更好的累积条件,所造成的病害威胁也相对比较严重。
2、在小麦种植土壤中土壤的肥力低的情况下,氮、磷、钾等肥力失调会导致小麦的病情不断的加重。一般土壤土质疏松、肥力低,碱性土壤发病较重。
3、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扩展,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。与非寄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,发病较轻。根系发达品种抗病较强,增施腐熟有机肥可减轻发病,冬小麦播种过早发病重。
【相关文章】
★ 种植花椒的条件